足迹
崇祯唐通最新更新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23章 衍圣公孔胤植(第1页)

“回知县大人的话,城中百姓要求打开城门,不许阻拦他们进城出城。城外也聚集了不少百姓,要求进城交易。”县衙差役毕恭毕敬的回答道。孔弘毅眉头紧锁。自从得知建奴攻下潍阳后,他便下令让全城戒严,防止被建奴突袭。可一连封城十多天,也没看到建奴的影子。这下可倒好。城中百姓缺粮缺菜以及其他各种物资,城外百姓有粮有菜,商队运输了大量物资,却无法进城进行贩卖。民怨越积越深,导致百姓们开始在县衙前聚集。“废物!全是废物!”孔弘毅站起身,在县衙里面来回踱步。踱步的同时,他不停地看向大堂后面。表面上他看的是一堵墙,实际上看的是墙后面的孔府内宅。那里住着一位他惹不起的人物:衍圣公孔胤植。孔府有九进庭院,三路布局。分别是东路,西路和中路。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,前为官衙,有三堂六厅。后为内宅,有前上房、前后堂楼、配楼、后六间等,最后为花园。衍圣公就住在内宅之中。按理说知县贵为一县之主,对衍圣公只需敬佩即可,不必惧怕。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。早在唐懿宗时期,朝廷为了方便管理孔府事务,便任命孔氏四十代孙,文宣公孔续为曲阜县令。(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“文宣王”,孔子后裔封爵“文宣公”,宋袭唐制。)随后曲阜县令一职便和文宣公的爵位一起世袭。宋至和二年,宋仁宗改封至圣文宣王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“衍圣公”。孔宗愿被封为第一代衍圣公的同时,也世袭了曲阜县令一职。这个世袭制度一直延续到元大德十一年。孔思诚袭封衍圣爵位,因支庶袭封,为族人不服,后又被解除爵位,但是保留了世袭知县。自此,衍圣公和曲阜知县便不再是同一人。虽然不再是同一个人,但是衍圣公的爵位,以及曲阜知县的世袭制度被保留下来,直到洪武七年。(查资料查的头疼!!!)洪武七年,时任孔氏族长孔泾控告世袭知县孔希大做不法之事,经调查有几件属实。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孔希大免职,命孔克伸为曲阜县令。自此之后,曲阜知县由世袭制变为世职制。简单来说,之后的县令虽然依然姓孔。但并非靠血缘继承,而是靠衍圣公的保举产生。孔弘毅能当上这个曲阜知县,全凭衍圣公孔衍植保举。一旦外面的聚集的百姓吵到了衍圣公,他这个知县肯定会受到牵连。走了两步后,孔弘毅停下脚步看向堂外。堂外的百姓越聚越多,隐约间有乱起来的趋势。孔弘毅知道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,必须做点什么。打开城门?他可没那个胆子!百姓们挨饿不是什么大事,如果被建奴混进来,事情就麻烦了。想到这,他对着大堂里面的差役喊道:“来人,把外面带头闹事的抓进大牢。既然解决不了问题,那咱们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!”“知县大人,外面的百姓有数百之众,看不出谁是带头的。”“这...这可如何是好?”眼看事情越闹越大,孔弘毅站不住了,再次在大堂里来回踱步。片刻后,孔弘毅眼前闪过一道精光:“去外面告诉那些百姓,就说本官稍后会去城北巡视城防,让他们去那里集合。”“不必了。”大堂后面传来一道浑厚且深沉的声音。孔弘毅回头定睛一看,冷汗直流。说话的不是别人,正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,孔尚坦之子,衍圣公孔胤植。(孔子后人取名按字排辈始于明朝。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:公、彦、承、弘、闻、贞、尚、胤。后因洪武元年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,又把“希”和“言”加上去为十个字,即:希、言、公、彦、承,弘、闻、贞、尚、胤。)(崇祯继位后根据孔胤植请求,又赐字“兴毓传继广,昭宪庆繁祥”。)虽然按照辈分来讲孔弘毅比孔胤植大了四辈,但他的权力来自孔胤植。权力向来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,孔弘毅也不例外。他对着孔胤植拱手施礼:“回衍圣公的话,衙门外有百姓闹事,我这就去处理。”衍圣公在宋代时位同八品,元代提升为三品,明初是一品文官,后又“班列文官之首”。孔弘毅只是七品县令,对着孔胤植施礼符合礼法。孔胤植头戴梁冠,身穿大红赤罗衣,内衬白纱中单,脚踩云头履。腰间系着蓝素缎玉带,上挂雕龙纹玉佩。国字脸上长着一双浓眉大眼,高高的鼻梁,厚厚的嘴唇,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。孔胤植继续说道:“你连续封城十数日,城中百姓余粮不多,饱受饥饿之苦。你有两个选择,要么开仓放粮,要么开城放人。”“这...”孔弘毅有些犹豫。曲阜归兖州府管辖,想要开仓放粮需要请示兖州知府。曲阜没灾没荒,兖州知府肯定不会同意他放粮。而且派出城送信的差人走不了多远,就会被城外的百姓围住要个说法。“回衍圣公的话,曲阜目前的情况达不到开放放粮的程度。”“那就开城放人!”孔胤植带着怒气说道。www..他可是衍圣公!孔子后人!百姓和读书人为什么追捧他?说白了就是相信他这个衍圣公能给读书人和百姓带来好处!读书人索要的好处是入朝为官,百姓们索要的好处跟着他能吃饱穿暖!现在堂堂曲阜,孔子故里竟然发生了百姓挨饿的事。这要是传出去,读书人怎么看?百姓们又怎么想?岂不是打他这个衍圣公的脸?曲阜知县孔弘毅咽了口唾沫,无奈地回答道:“建奴前些日子刚刚攻下潍阳县,后又听闻攻下了距此不足二百里的费县,直奔曲阜而来。”“为了保一城百姓平安,我不得不下令封城。”“荒谬!”孔胤植斥责起来,“若真想保一城百姓平安,为什么不放任他们逃跑,反而将他们关进城中,不得出入?”“你强行把百姓留在城中,目的就是在建奴攻城时让他们帮着守城,是也不是?”被揭穿的孔弘毅脸色变得难看起来。他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,任凭孔胤植斥责。骂够了之后,孔胤植屏退左右,低声问道:“曲阜现在有多少守军?武器甲胄又有多少?朝廷拖欠的军饷补发了吗?”